第16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胜利闭幕

时间:2017-11-10浏览:291设置

   11月5-6日,第16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首届智慧教育国际研讨会在江苏师范大学召开。会议以“变革  智慧  引领——走向智慧时代的教育创新发展”为主题,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江苏师范大学教育学省优势学科承办,来自国内外286个单位的1168名师生参会。

  11月5日8:00会议正式开幕。江苏师范大学蔡国春副校长主持开幕式,江苏师范大学周汝光校长致辞。周汝光校长代表江苏师范大学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对领导和专家学者参会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问候,并介绍了江苏师范大学的办学历史、办学特色、科研水平发展情况,特别是教育学科和教育技术学专业与学科。江苏师范大学的教育学学科由著名教育学专家刘百川教授、心理学专家张焕庭教授开创设立,多年来形成了重视基础教育、教师教育和教育信息化研究的学术传统。2011年和2014年先后入选江苏省重点学科和江苏省优势学科。教育技术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综合改革试点和江苏省品牌专业,拥有教授8人,博士10人,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设有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智慧教育研究中心和江苏省实验示范中心;建有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部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国家精品教材,主持承担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级项目6项,发表《教育研究》论文6篇、SSCI论文10篇,1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取得4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该专业的本科生考研录取率最高达63%,硕士研究生人均发表CSSCI论文0.6篇,实现研究生发表SSCI论文突破,先后获得全国研究生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一等奖、大学生挑战杯金奖等奖项。江苏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和专业的高速高质发展,是全国同行领导专家支持和帮助的结果。周汝光校长表示,江苏师范大学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广纳真知灼见、广蓄学术资源、广交学术人才,开阔视野、增进友谊、聚力创新,为以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实现中国教育领跑世界做出新的积极贡献。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杨宗凯代表教指委致辞。杨校长表示,自首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以来的15年,不仅见证了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同时还见证了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的发展。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的革命性影响日益显现的今天,本届国际论坛以“变革、智慧、引领——走向智慧时代的教育创新发展研究”为主题,可谓正当其时。当今,无论是中国教育信息化的事业,还是教育技术这个学科,都正在迈进新时代。适逢十九大胜利闭幕,随着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的发布,教育技术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希望大家通过本次大会进一步凝聚共识,建立更加广泛与密切的合作关系,为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的事业作出更大贡献。感谢江苏师范大学以为本次国际论坛的召开所做的大量细致周到的筹备工作,感谢教指委全体专家对本次大会的热情支持,感谢教育技术学界各位同仁的积极参与。随后《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引领教育技术学科发展步入新时代》作了演讲,重点论述了“步入新时代:十九大对教育发展提出新目标、高要求”“新时代迎来新节点:教育信息化发展从1.0到2.0”“新时代的新挑战:教育技术学科的创新发展”三大问题,重点对“理论创新:建构中国特色的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学科交叉: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基本规律”“范式变革:引入数据驱动的教育创新研究”“研究引领:引入新范式解决基础性问题”“科教结合: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等5方面的问题。 

  开幕式结束后,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在大会上作了题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的大会主报告。雷司长的报告分为五个部分。一是提高认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视角出发,要求深刻贯彻新使命、新目标、新任务、新部署、新要求,即从教育思想和理念的转变出发,探索努力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和“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实现更加开放、更加适合、更加人本、更加平等、更加可持续的教育,形成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和个性化发展的教育新形态,培养大批适应国家发展新时代需求的创新人才。二是凝聚共识,深刻把握智慧教育的本质和内涵。根据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教育信息化的相关文件,强调教育信息化、互联网+教育、智慧教育的重要性。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大力推进了教育信息化进程,要分别从新时代学习方式的转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教学环境建设,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等方面来把握智慧教育的本质和内涵。强调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呼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造就新时代的合格人才。三是砥砺奋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从实践视角总结了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教育信息化领域的重大成果,详细介绍了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子——“1238”。即一个核心理念、两条基本方针、三大关键举措、八类应用模式。随后总结了各地各校深入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取得的巨大飞跃和显著成效,并且引用杜部长的“五大进展”和“三大突破”对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总结。四是大有作为,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展望未来的教育形态,强调未来的教育将会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能够让学生真正主动参与,实现快乐学习、终身学习。分别从构建信息化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模式和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模式三个方面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升华。最后,雷司长要求结合十九大精神学习,与会人员要真正作为教育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实践者、推动者、参与者和创造者,推动观念转变,凝聚发展共识,迸发思想火花,加强交流研讨,共同谋划教育信息化的科学发展,共同展望教育信息化的美好前景!

  会议主报告持续一天半,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王珠珠、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任友群、陕西师范大学国家教学名师傅钢善、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丽、俄亥俄州立大学Cyphert杰出教授Kui Xie、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ChenWenli、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芒、清华大学教授钟晓流、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谢幼如、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吴砥、江南大学教授陈明选、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教育BG副总裁王卓、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余胜泉、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徐晓东、北京大学教授吴峰、中国信息协会教授周长春、东北师范大学教授陈晓慧、曲阜师范大学胡凡刚教授、编程猫创始人李天驰、江苏师范大学教授陈琳等2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教育信息化和智慧教育相关话题作大会报告。

  会议分设多场活动和11个专题论坛,与会代表围绕“智慧时代的教育创新发展”探讨了在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道路、智慧时代教育发展、智慧校园建设理论与实践、智慧学习理论与方法创新、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创新、大数据教育应用、学习分析与评价、人工智能引发教育新变革、教育资源与环境建设,教育及课程形态创新、教育技术哲学研究等话题开展。

  大会发布了《智慧教育宣言》,向世界展示了新时代中国教育人的引领之声。《智慧教育宣言》既对时代全新诠释,又站在时代高度、新时代教育现代化的高度重新定义真正意义上的智慧教育,重新架构当今的现代化教育,全文如下:

  人类社会正由信息时代走向智慧时代。信息时代是智慧时代的序幕、前奏,智慧时代是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渗透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以创新创意创造为核心特征的崭新时代。

  当今教育亟需以智慧时代创新创意创造特征进行重塑,重构为智慧教育,以适应智慧时代并能在相当程度上引领智慧时代发展,更好地促进和推动人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实现教育范式的转变。

智慧时代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具有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智慧学习者,培养创新创造、持续发展的社会人。

  智慧教育遵循“知行创”合一的基本理念,充分吸收脑科学、学习科学、人工智能等研究成果,实现教育思想、理念和技术方法的变革与创新。

  智慧教育以学校形态的系统变革为支撑,以课程、教与学、管理、评价等主流教育活动的全新设计为基础。

  智慧教育以教师使命重塑、角色重大转变为保障,教师成为创新创造之人,由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转变为同时是创新的指导者、陪伴者、协同者、激励者。每个教师要由包揽一切的杂家,转成为术有专攻的引领型、创新型、融通型、专家型教师。

  智慧教育的核心是实施以发展学习者的学习智慧,提高学习者的创新能力为目标,具有创新性、个性性、自主性、高效性、融通性以及持续性等六大核心特征的智慧学习。

  智慧时代的教育管理从传统“延迟响应”的人治模式走向“即时响应”的智治模式。

  智慧教育的评价以过程性、发展性、创新性、个性化、数据化、智能化为新特征。

  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且极富智慧并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第一人口大国,理应在智慧教育方面率先发展,创新发展,为解决人类教育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进而引领世界教育。

  让我们一起为实现智慧教育,推动人的全面智慧化发展,促进更加美好美丽的人类社会发展而努力奋斗!

  《智慧教育宣言》由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智慧教育研究中心与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会共同合作起草,陈琳教授执笔,杨现民、王运武、刘雍潜以及来自哲学、文学、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信息学等学科近百位专家贡献了智慧。


返回原图
/